钓鱼的启示名师教案

教学设计是作为教者,基于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分析,而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系统设计的一门学科。 下面是小编精选的钓鱼的启示名师教案,欢迎参考!

钓鱼的启示名师教案

  【1】钓鱼的启示教案答案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是第四组课文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用抒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个钓鱼之后又放鱼的故事,用烘托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严格自觉遵守规则的好爸爸形象,学习本文要使学生懂得,自觉地遵守规范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素养。作者对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写得特别细腻,语言描写和环境刻画也是表达的鲜明特色,教学中应着重感受的心路历程,从而体会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和自觉遵守规则的高尚。并且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阅读生活这本大书,经常有所发现,受到启示,为单元习作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四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阅读的基本能力,比如:抓重点词语的能力,反复朗读体悟的习惯,但是这些只是初步的开始,还需要在大量的经常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加以强化和提高。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读学写,这一点比较薄弱,需要在教学中挖掘读写结合点,相机渗透,在阅读中丰满写作的羽翼,从而达到读写互促双赢的目标。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整个钓鱼、放鱼过程中心情变化,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践行自觉遵守规则的学习所获。

3.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3.在读写结合中得到提高。

学习准备: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筛选,批注法预习课文,PPT

教学过程:

一、结尾入手,梳理脉络,整体感知。

1.出示单元导语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中——“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第13课《钓鱼的启示》。

2.请一位勇敢的同学端端正正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认读课本“词语盘点”中与本篇课文有关的21个词语。PPT出示

附近 捕捞 鱼饵 辉映 剧烈 上钩 操纵 摆脱 鱼鳃 争辩 皎洁 乞求 嘴唇 沮丧 旅途 诱惑 告诫 实践 严格 永久 启示

【设计意图】以单元整体建构思想为统领,从单元导语的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高屋建瓴,鸟瞰整个单元,心中有整体,从而减少学习的盲无头绪,单元学习旅程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果。把《回顾·拓展》中的词语盘点中的相关要求读读写写的词语分散到每篇课文的学习之中,也是整体建构的一个体现。

学生参与板书,此处主要是强化“钓”与“钩”字形的区别,为减少错别字打预防针。如果学生写正确就进行正强化;如果学生写了错别字,就请学生观察纠正,对大家都有警示。

词语的认读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之上只是用检查的形式巩固,发现字词掌握的问题及时变式练习,强化巩固。这是学生从四年级进入五年级学习的一个明显的变化。

3.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聚焦课文典型段落,牵一发动全身,寻找文本解读的一扇门。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

A. 自由读,指读。

B.读着文章结尾这一段,你的心中冒出了哪些问号?比比谁的思维敏捷。

①为什么34年前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②34年前的那个夜晚留给我的回忆是什么?③34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的终身启示是什么?④文章的作者是谁?⑤34年前的那个夜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⑥这段可不可以放在文章的开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从每一节课的学习开始。这里请学生放胆提问,然后顺学而教,因学而导,用质疑的深度与广度带动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教师要珍视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火星,小心呵护,使其燃成燎原之火。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

C.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浏览全文,

①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月光如水的夜晚 静悄悄的夜晚 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 我钓到生平唯一一条大鲈鱼的夜晚 被父亲命令放掉这难得一钓的大鲈鱼的夜晚 让我记忆终生的夜晚……

②板书:钓鱼、放鱼、启示,明晰课文的大体脉络,搭起框架。

③主要内容:文章写了“我“11岁的一个夜晚,在离鲈鱼捕捞开放前二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命令下不得不放掉,以及由此事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归纳主要内容是五年级上册的一个能力培养的硬指标,也是学生能力的一个弱项。这里根据课文结尾的解读,为学生顺利地准确简练地归纳主要内容搭了二个台阶,其一是开放性地解读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其中包含的丰富的信息为归纳主要内容做了初步的铺垫,其二是粗线条梳理课文的脉络。也就是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归纳主要内容就可以水到渠成。

D.从短短的一句话结尾中,我们顺藤摸瓜,有了这么多学习收获,同学们真不简单。齐读,这样的结尾给你怎样的感觉?

简洁、言简意赅、总结全文、干净利落、耐人寻味、首尾照应、点题……

看来,这真是一个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学习借鉴的结尾呀。

【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是孪生兄弟,从来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从作者的独具匠心的结尾处可以吸收写作的营养,自己作文就是依样画葫芦。

二、细读课文,朗读补白,感悟体验。

过渡:让我们再回到那个让作者记忆犹新的34年前的夜晚,和作者一同重温当时当地的情景。

1.经历钓鱼的惊喜与得意。

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张开想象之眼,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①夜色下的湖面、湖水。②月光皎洁的湖边景色。③湖边钓鱼的父子俩。……

【设计意图】用语文学习特有的方式,把静止的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丰富的阅读想象,幻化成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文本的学习,身临其境地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悲喜。

父子俩钓鱼有什么收获吗?

A.PPT出示图文并茂:鲈鱼的资料:一般体长30—— 40厘米,体重400——1200克,最大可达30——50斤,一般也有3——5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猜一猜这条令作者惊叹的大鲈鱼有多重?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兴奋不已。板书:得意 读出这种感受。赛读。

PPT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B. 我和父亲细细地欣赏着,只见这条大鲈鱼 。

(外形、动作等方面展开想象描述补白。)

体长足足有40厘米,银白的细密的鱼鳞在银色月光的映衬下闪着迷人的光泽,仿佛一条穿着银纱的美人鱼。

这个大家伙足足有20斤重,瞧它费力地扭动着身躯,两鳃不住地翕动着,像是在向同伴求救,又像是在对我发出抗议:快点放了我。看来它还没有明白自己已经成为了“我”的囊中之物,瓮中之鳖了。

这条大鲈鱼吃力地摆动尾巴,仿佛想游回湖水中,可是任凭它怎么使劲,也无济于事。

我们父子俩被这条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鲈鱼惊呆了,沉浸在无比的兴奋与喜悦之中。

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PPT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设计意图】链接第三组学到的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想象补白来介绍这条难得一遇的大鲈鱼。在具体的描述中不但温故知新,而且与文中的“我”有了感情的共鸣,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也为作者不理解父亲放鱼的决定埋下情感的伏笔。

C. 面对这么一条大鲈鱼父亲竟然让我放回湖里,我不愿意遵命还有其它原因吗?

①从第3自然段中捕捉信息

等了好长时间——来之不易 特别辛苦的等待煎熬之后的回报

小心翼翼——千万不能上了钩的鱼再脱钩而去

等它筋疲力尽——不能功亏一篑,用最后的等待确保猎物到手

②从第8和第9二个自然段中捕捉信息

四周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和船的影子——事情人不知鬼不觉 不必担心被人发现或者举报 天知地知大鲈鱼知

【设计意图】课后阅读提示要求思考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为什么坚持这么做,具体学习中把这个问题的处理也进行了层次化的分解。这里通过会晤文本,确认我不愿意放鲈鱼回湖里情有可缘。同时父亲自觉严格遵守规则的品质更让人觉得肃然起敬。

这也是引导学生打破阅读视角的局限,在行文的前后联系中捕捉阅读所需要的信息。文本永远是感悟的源泉。书读百遍,方能得到真知。

2.感受放鱼的无奈与不舍。

默读第4——9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在这静谧无人的夜晚,用心倾听父子俩的对话。

①PPT出示对白内容。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②学生自选角色,合作朗读对话。展示朗读,交流评价。

③加入表示心情的提示语

“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父亲坚定地、不容争辩地、不由分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