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知识点

 第三单元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一、诊断

1、咳嗽咳痰:先为刺激性干咳,后可为粘液脓性或脓性痰,偶有痰中带血。

2、可有发热,38度左右,多3-5天降至正常。

3、两肺呼吸音多正常,两肺也可听散在干、湿罗音,罗音位置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二、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血中性粒细胞不高,病毒抗体可阳性。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胸片肺纹理增强、紊乱或有片状阴影。

4、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等多种肺疾病可伴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病毒和细菌学检查可作出病因学诊断。

 三、化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2、血常规。

3、病毒抗体,支原体抗体。

4、痰细菌培养。

 四、治疗

1、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抗菌药物 根据病原体选择抗菌素,可选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多数患者选一种抗菌素口服即可,病原菌不清可选大环内酯类与头孢菌素合用。症状重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

咳嗽用浓百合剂,咳无痰用新泰洛其或右美沙芬

气管痉挛用平喘药,如茶碱类或受体激动剂。

发热可用解热泪盈眶镇痛剂。

 第四单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肺部、胸部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伴右心功能不全的心脏病。

 诊断:

1.症状与体征

1)肺心功能代偿期:除原有肺、胸廓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外,早期可症状。主要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及活动后气短心悸,查体有肺气肿体征;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右心肥大(三尖瓣区3级以上收缩期杂音,剑突下收缩期搏动)。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发作期):

(1)咳嗽、咳痰、喘息加重。

(2)呼吸衰竭:表现为低氧血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出现精神精神症状如反应迟钝、谵妄、抽搐、昏迷等。

(3)心力衰竭:主要是右心衰,发绀,颈静脉怒张,肝大伴有压痛,下肢浮肿。

2.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

(1)右下肺动脉扩张,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比≥1.07。

(2)肺动脉段中度突出或其高度≥3MM

(3)右心室增大

2)心电图:

(1)额面平均电轴>+90

(2)V1导联R/S≥1

(3)重度顺时钟向转位(V5/S≤1);

(4)avR导联R/S或R/Q≥1

(5)V1-V3导联呈QS,Qr,qr型,(需除外心肌梗塞);

(6)RV+SV5>1.05Mv

(7)肺性P波:P波电压≥2.2Mv

具有其中一项符合,临床即可诊断。

3)超声心动图:

(1)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

(2)右室内径≥20mm

(3)右心前壁厚度≥5mM

(4)右肺动脉内径≥18mm或肺动脉干≥20mm

具有其中一项符合,临床即可诊断

其他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

治疗:

1.原发病的治疗: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及其它胸肺疾病。

2.控制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治疗中最重要的.原则。参考痰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在药敏结果之前,根据院外感染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选择抗菌素,或选用兼顾两者的抗菌素。原则选用窄谱为主。

3.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清除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持续低流量吸氧。

4.呼吸衰竭的治疗:见呼吸衰竭章节

5.心力衰竭的治疗:肺心病心衰经积极有效的控制感染,改善缺氧纠正CO2潴留,配合适量的利尿剂,大部分心力衰竭均可得到控制。如果仍未见效,再考虑应用强心剂和血管扩张剂。

6.强心剂的应用:强心剂应用的指征,

(1)感染已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很好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衰者。

(2)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的病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一、诊断

1.症状:原有阻塞性肺疾病,出现活动后气短,有的表现进行性呼吸困难。

2.体征: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过清音,呼吸音减弱,有时两肺可听到干湿罗音。

3.实验室检查:

1)、X线表现双肺透亮度增加,肺肝界下移,心影呈悬垂型。

2)、肺功能检查出现一秒量、呼气中段流量减低。残气量(RV)增加。残气量比肺总量(RV/TLC%)>40%,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80%,晚期有PaO2降低,PaO2升高。

 二、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祛痰、解痉、控制感染。

3.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