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重点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检验专业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检验专业考试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下面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特编辑整理了检验专业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重点,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检验专业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重点

 血块收缩实验方法学评价

1.定性法:静脉血(可利用度管法凝血时间测定后血标本)静置于37摄多度水浴箱中,在不同时间内分别观察血块收缩情况。本法为简单的定性方法,可作为临床上粗略判断血小板的功能之用。有条件的单位,最好采用血块收缩定量法试验,结果较准确。

2.定量法:①全血定量法(Macfarlane法):将静脉血注入有刻度的离心管,待血凝固后增除血块,再将离心管血清离心后,读取血清量,计算血块收缩率。此法需同时作用红细胞比积测定。②血浆定量法:先制备富血小板血浆,然后加入氯化钙或凝血酶,使血浆凝固,去除血浆凝块,读取血精体积,再计算血块收缩率。由于有更准确的.血小板功能实验,CRT现已少用。

[参考值] 定性法:30-60min开始收缩,24h完全收缩。

定量法:Macfarlane法48-60%

血浆法:>40%

  流感杆菌特性

生物学形状

(一)形态与染色

1.0~1.5×0.3~0.4um.短小球杆菌,长期培养后可呈球杆状、长杆状、丝状等多形态。属嗜血杆菌属。无芽胞、鞭毛,有毒株在新鲜培养上生长6~18小时后可见明显荚膜,陈旧培养物中则常消失。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值7.6~7.8.生长需要血液中的V和X因子,在加热过的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较好。培养18~24小时后呈现无色透明小菌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48小时后转变为较大的灰白色菌落。当流感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培养时,因后者能全成较多的V因子供流感杆菌生长,使葡萄球菌周围的流感杆菌菌落较大,使葡萄球菌落越远则感杆菌菌落越小,此称为卫星现象,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一般分解葡萄糖产酸,不发酵乳糖。还原硝酸盐。有荚膜菌株产生吲哚。不溶血。产生自溶酶,可被胆汁溶解。

一般主要有三种,即型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型特异性菌体抗原和种特菌体抗原。

(三)抵抗力

较弱。50~55℃30分钟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极敏感。在干燥痰中生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

  血块收缩实验原理

[原理] 完全凝固的新鲜血块,在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下,使纤维蛋白网收缩,血块缩小,血清析出,使血块的止血作用更加牢固,在一定的条件下,按规定的时间观察血块收缩情况或计算血块收缩率,即为血块收缩试验。CRT与血小板数量与质量、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Ⅻ浓度以及血小板数量有关,但主要反映了血小板的质量。

 出血时检测定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由于临床上由药物治疗引起的BT 延长常见,故测定前应仔细询问病人用药情况,如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抗炎药、口服抗凝药及某些抗生素等。

1 延长

( 1 )血小板数量异常: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可因药物、中毒、感染、免疫等原因引起);②血小板增多症,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2)血小板功能缺陷:①先天性血小板病如血小板无力症;②获得性血小板病如药物引起的血小板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

(3)血管性血友病(VWD)。

(4)血管壁及结构异常(少见)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5)偶见于严重的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因子Ⅱ、Ⅴ、Ⅷ、Ⅸ或纤维蛋白缺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见于接受大量输血后患者。

缩短:主要见于某些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时。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DIC高凝期等,均可因血管壁损害,血小板或背后血因子活性过度增强所致。

 出血时检测定原理

[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注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蛙间测定(bleeding time,BT )。 Bt 测定受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以及血小板与毛细血管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受血液固因子含量及活性作用影响较小。

 尿中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形态

(1)正常红细胞:尿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状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μm.

(2)异形红细胞:尿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①大红细胞,直径>8μm.②小红细胞,直径<8μm.③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样。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凝聚,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⑤新月形红细胞,如半月形。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整理白丢失。⑦皱缩红细胞,高渗尿中多见。⑧影细胞,低渗尿中多见。⑨红细胞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