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情境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做有趣的事,不仅能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还能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在绘画活动中,孩子常常在最初的绘画过程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涂涂画画中,孩子们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高。绘画活动是幼儿情感的培养、情绪的宣泄、发挥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对幼儿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使绘画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以上功能呢?我认为从小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是关键。

如何在情境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一、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画题材

在组织绘画活动时,如果选择了孩子感兴趣的题材,活动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呢?

(一)选择孩子身边刚发生的事情

发生在孩子身边的事情会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引起他们的联想,并能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越是孩子熟悉的事物,越能引起孩子的强烈兴趣。

(二)故事、游戏和动物是孩子们的最爱。

优美、有趣富于幻想的故事,开心有趣的游戏,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都是小朋友的最爱,这些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还能为孩子提供表现的空间。在激发孩子创作的同时,也可激发孩子的想象与创造力。

(三)选择的题材要生活化

选择的题材内容来源于孩子的生活,这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如《我的好朋友》、《我设计的汽车》、《我的幼儿园》等。这样的题材接近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感兴趣,并能发挥自己的表现力。

(四)选择的题材要能发挥出孩子的想象与创造力

中班的孩子最富于想象,没有太多的约束。他们认为好看的就是合理的,好玩的就是可行的。因此富于幻想的题材,也是他们爱表现的。

二、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任何新鲜的事物对幼儿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有力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陈鹤琴先生主张在玩中学。玩是孩子的第一需要,把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采用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玩”中逐渐掌握,在“玩”中逐步提高多种能力。根据活动场地不同,可以分室内、室外活动。孩子长期被圈在教室里,思路难免受局限。适当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如活动《美丽的春天》组织幼儿到小区公园里去找春天、画春天,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根据组织形式不同,还可以分集体(或小组)与个别活动。集体或小组活动,即全班或其中一个组幼儿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如《班级树》这幅大画,就是每人一个手印做树叶印成一棵茂盛的大树。孩子们第一次看到通过自己和全班小朋友合作,能制出这么美丽的画,无不兴奋地大叫,使他们感到了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

三、注重操作材料的丰富性

丰富的操作工具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可以选取一些容易掌握,便于操作的工具。彩色水笔是孩子最爱用,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绘画工具,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是幼儿涂鸦的好助手。许多幼儿总喜欢在手、脸、桌、椅、衣服上画,这些多彩的圈圈、线线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满足和快感。手指画就是用手指醮色,点印或涂抹的画。幼儿年龄小,手还不太善于使用工具,所以他们非常乐意用手作画。油画棒又短又粗,便于掌握绘画方法,是中班幼儿首选的绘画工具。撕纸、剪纸贴画,幼儿通过画、撕、剪贴等综合操作,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提高眼、手、脑动作协调性。

另外还有棉签画、蛋壳贴画、实物印画、吹画等等,实验证明恰当地综合运用多样化操作材料,可以使幼儿始终对绘画保持着一种浓厚的兴趣。

四、注重幼儿作品的鼓励性

孩子的绘画作品也许很混乱,也许只是几条横七竖八的线条,但那是孩子们精心创作出来的,教师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对每一个孩子都应予以肯定,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则用建议的方式、商讨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可以用“画的真有趣”、“画的真棒”来肯定幼儿的创作,鼓励幼儿的想象。请幼儿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并说说自己觉得什么地方画得好,自己很满意。什么地方自己画得不够好,应该再努力。有时还请他们把自己的画编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想象,提高鉴赏能力,学会分析画面,幼儿从成功中增加了信心,提高了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评价每一幅作品,把构图、用色、创意等方面突出的作品,介绍出来,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幼儿创造积极性。美术作品的评价,必须遵循“让每一个幼儿都觉得自己很能干,自己有长处、有优点、也有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参与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并提高兴趣。有不足,并要努力克服不足,让幼儿充满自信。全心身地投入到每一次活动中,并从中感到愉快和满足”。虽然幼儿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绘画基础,但思维还没什么定势,最不受外界影响和束缚,往往会出现异想天开的现象,这点正是最宝贵、最难得的。在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同时,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幼儿想象、创新、求异的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意识。

如何在情境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篇2]

一、利用童话语言,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幼儿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幼儿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画葫芦时,下笔时画得太小了,想画另一张,我有意地“误解”道:“葫芦妈妈身边长了一棵葫芦宝宝,你先画了小宝宝,妈妈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一听,高兴了,马上回到座位,在小葫芦旁边画了另一些小葫芦,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你看,葫芦妈妈生了这么多小宝宝。”童话式的评语还能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与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结合手工活动开展绘画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这里所说的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动,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例如:为了让幼儿感知、理解对称,我们先让幼儿玩染纸。通过折叠、印染等一系列活动,幼儿感知了对称,在绘画时,他们对画对称物丝毫不觉得困难。再如:用棉签画“串儿红”前,先进行撕纸,有序粘贴活动。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三、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透过亲身的经验,才能描写出生动、针织、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在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时,要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不断找出不足,总结经验,改进那些不利于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辅导方法,尽力按照科学的方法激发和引导,让他们在绘画道路上一帆风顺,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