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草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一、发展现状

全县草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全县草食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建设草业大县、畜牧强县的奋斗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以人工种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养殖等项工作为重点,积极争项目、引资金、建基地、抓培训、重服务、促产业,使畜牧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大家畜饲养量19.01万头,存栏14.01万头,出栏5.0万头,其中牛饲养量7.0万头,出栏

2.5万头,商品驴饲养量8万头,出栏2万头;羊饲养量180.1万只,存栏120.1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69.5万只),出栏60.0万只;猪存栏9.5万头,出栏8.5万头;鸡饲养量73.83万只。肉蛋奶总产量2.21万吨。每年种植紫花苜蓿40多万亩,一年生禾草20万亩,多年生牧草累计存留面积173万亩;每年青贮玉米秸秆38万多吨。畜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950元。

二、环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匮乏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障碍,主 1

要表现在:

1、牧草资源匮乏。一是天然草地资源退化严重。据调查,1965年天然草原平均鲜草产量112公斤,1983年下降到93.5公斤,2011年下降到88.6公斤。草场植被覆盖度下降,七十年代在60—70%,九十年代中期只有30%左右。全县可利用天然草原超载36.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194.8%。二是人工草地生产能力不高。全县的人工牧草地,25°以上瘠薄地占有很大比例,加之春夏降水严重不足和疏于田间管理,牧草稀疏。据调查,有些地块紫花苜蓿每亩干草产量不足100 kg,仅仅是平均每亩366 kg产量的27%。“重农轻牧”、种植分散、管理技术落后、收贮运输加工设备紧缺、产业化程度过低等都是制约提高人工草地质量的重要因素。

2、劳动力不足。环县传统上是千家万户放牧为主的养羊方式,饲草饮水、疫病防治以及劳动力成本都很低,自2003年以来全县推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水草料贮存加工以及饲喂等环节都要通过人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加之畜牧业利润微薄,目前从事的大多为中老年人,“80后”大多不愿意从事。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势在必行。

3、水资源短缺。环县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390㎜,蒸发量却高达1164.6㎜;境内主要有环江、蒲河等5条较大的河流,平均径流量不足1立方米/秒。 除蒲河流2

域为淡水外,其余均为苦咸水,人畜不能饮用,也不能灌溉。除浅沟和川区可利用水井、沟泉外,县内绝大多数地区家畜饮水依赖水泥窖。许多地方因为水源短缺,无法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4、饲料供需偏紧,且价格上涨过快。正常年份全县粮食总产量11万吨,人均300多公斤,仅能解决温饱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除了优质牧草,还要有足够的精粮饲料来补充。加之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牛羊饲料成本随之增长。

(二)规模养殖生产水平低,向市场供应产品能力不强。目前的规模养殖场,选址布局规划不尽合理,养殖品种做不到专门化,饲养技术简单落后,管理松散,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疫病防治措施,养殖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距离“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的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草食性家畜所占比重小,良种化程度低。羊牛肉4330吨,占肉类的42.2%,猪禽肉4950吨,占48.2%,千家万户的养猪业一项产值就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34.2%,亦即三分之一,而羊牛两项只占48.3%,还不到一半。良种肉羊占肉羊总数的46.9%,改良绒山羊占60.2%;滩羊、陇东黑山羊和改良绒山羊选育程度不高,肉牛品种以本地黄牛为主,改良肉牛只占43.9%。畜牧业产值只占大农业的30%,距离发达国家的平均50%还差20个百分点。

3

(四)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不够完整。目前以出售活羊活牛等原始产品为主,活畜加工停留在初级屠宰上,羊羔肉、手抓羊肉及地毯等加工规模小,形不成龙头带动效应;羊绒未经分梳等简单粗加工就以原绒出售;草产品以打制草捆为主,且规模很小,草颗粒、草粉、苜蓿叶蛋白等精深加工不能开展,产品不能增值。

三、环县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活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

改变传统的盲目追求数量扩张观念,在稳定现有基础的同时,应在质量和结构上下功夫,重点是发展优质、安全、生态的牛羊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一,加快建立优质人工牧草基地。环县土地面积广阔,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发展人工种植紫花苜蓿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应以紫花苜蓿为主,一年生禾草为补充,对已有的低质量人工草地进行补种更新,提高产量,新建的草地必须采用好地、平整地退耕种植。

《全县草畜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