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整体动作技法

太极拳的手法,手臂须松柔圆活,并须刚柔相济,忌硬忌滞,动作螺旋式地旋转作大小不等的弧形或环形,横直顺逆,起落伸缩,应走弧线,使关节圆活如意,筋肉纤维得到松舒的活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太极拳整体动作技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太极拳整体动作技法

太极拳整体动作技法

一、太极拳整体动作之眼法

眼法要随着主要的手的动作而向前平视。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内部(内脏)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先向预定前去的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这是“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内脏),然后形动(外形)”的细致的锻炼方法。这样细心体会地去练,可以逐渐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说动一齐俱动,说到一齐俱到,形神合一,也就能达到练拳有精神的评语。

看人练拳时如何看出他的精神贯注?首先可以从眼法上来判断。俗语说:“神聚于眼”,“眼为心之苗”,有些人在练太极拳时专将目光轮流注视左右手掌,不随动作的转移将目光前视,对锻炼视力的灵活性和延展及远是没有帮助的。眼神不灵动,定式时目光不严正地前视,则意无所专注,劲不能充足,神不能团聚,必然使观者感觉到练拳者毫无神气。那种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眼半开半闭以及专视手掌的练法,除了对养静有益外,对锻炼视力是没有好处的。练拳时目光随动作转移而向前方远处凝视,既能使眼球神经获得训练,也有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

在花树丛多的绿化环境中练拳,既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使身体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也有利于视力的恢复和增强。一天有一定时间进行锻炼,对患病者大脑神经的恢复是有好处的。每天在公园练拳者比在室内练拳者在疗效上、健身效果上要好的多,其道理就在这里。当然,在雾浓露重、烈风阵雨中练太极拳或锻炼气功疗法,是害多利少的。

练拳时能够婉曲匀称,气势相连,好像风中杨柳,摇曳生姿,富有节奏的情趣,是练功夫日久后,身手步协调,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表现,这是“诚于中,形于外”,里边有情有景,外形上才能显示出气象万千的“神气活现”。而“神气活现”,主要从眼法上透露。太极拳名家在演拳时“目光如电”,“目光四射”,“威而不猛”,不但在技击作用上为了识透对方的动向,所谓“其机在目,敌情预晓”,以及先发制人地用眼法慑服对方;在艺术形象上也由于目光的灵活有神使演拳富于生命力。

目光经由手指尖或中指间前视,意贯指尖,指肚着力,食指或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手指尖劲到,足趾尖劲也到。眼神须照顾上下两旁,要表现出大方、舒展、严肃、沉静的神气。劲只能贯到九分,神气要贯到十分,劲似乎贯足而尚未贯足的时候,下一势的动作就接着变动。每势完成时的“似停非停,停而不停”,是太极拳 “势势相承,着着贯串”的必要条件。“劲断意不断”,“断而复连”,即是指的形式上似乎停顿,而意识仍然贯注,内劲仍然运转。

对极度神经衰弱者,眼光随手转动向前平视即会感到头晕者,可以采用静坐时“垂帘闭目”式的眼半开半闭来练拳,这是可以根据情况作决定的。拳的练法要适应学者的体力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

二、太极拳整体动作之手法

太极拳的手法,手臂须松柔圆活,并须刚柔相济,忌硬忌滞,动作螺旋式地旋转作大小不等的弧形或环形,横直顺逆,起落伸缩,应走弧线,使关节圆活如意,筋肉纤维得到松舒的活动。太极拳术语的“沉肩坠肘”就是要把肩关节、肘关节放松。沉肩坠肘可以帮助胸部宽舒,背脊有力,气不上浮,也有利于手臂引伸、收缩时力量加大。放松肩肘关节,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必须在每次练拳时对每个动作都用意识引导放松,特别在姿势变转时要用意识引导放松并旋转肩肘关节,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只有先把肩肘关节松开,手臂动作才能灵活圆转,不僵不滞。

练拳时用意不用力,动势时要以手领肘,以肘领肩;停势前要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轻轻运动手臂,微微有膨胀延展的意思始终贯串在两臂之中,“膀随腕转”,“腕随掌转”,触处成圆,拳论所谓:“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凡需加大运动量者,上下肢都要贯劲。“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上肢的以意贯劲须敷满于全部手臂,而劲点则随动作的技法作用而随时变换,沉肩垂肘,内劲贯足,沉着、松静,兼而有之。两肩切不可贯劲,两肩宜松沉,手臂动作才能灵活无滞,也有助于沉气。内劲由两肩收于脊背,注于腰间,由上而下,谓之合;内劲由腰间通于脊背,布于两膊,达于手指,是由下而上,谓之开。太极拳功夫之步骤,先求松静,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至不柔不刚,亦柔亦刚。贯劲之法,为积柔成刚阶段,为增强体质,发展力量打下坚实基础。是功夫从实处下,从实处托出虚来的阶段。即前人说的:练成浑厚之劲,再从浑厚劲练出轻灵来。用功日久,手臂自然地会产生沉重的感觉,沉重中带有轻灵,轻灵中带有沉重;轻灵而不流于漂浮,沉重而不犯僵滞。手臂圆熟,内劲像水银那样地既沉重又流动灵活,随意可转移到某一点。这就是拳论“运劲须无微不到”,“劲似松非松”,“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外似棉花,内如钢条”所要求达到的境界。

腕关节要圆活,手指宜松柔微曲,前推时掌根微微着力,手指微曲而不犯硬,手指太曲则不易意贯指尖,太直则犯硬。意须贯到手指,指肚微微着力,练习稍久,便会感觉到指尖膨胀,指肚也显得饱满,这是血气旺盛,达于尖端的征象。拳论说:“劲贯四梢”,四梢指的是两手指尖和两足趾尖。这种劲贯四梢的锻炼方法,能使周身劲力集中于手指尖、足趾尖,极为符合于“运劲须无微不到”,气血周流全身,达于尖端的运动生理。今天我们锻炼太极拳的目的是为了治病、保健、为了增强体质,在锻炼方法上仍然采用技击家的锻炼方法,当然不在于追求它的技击性作用,而是为了它在运动生理上有增强体质的价值。

腕关节也必须灵活而又沉着,不可松软,也不可强硬,处处要“似松非松”,叫做“坐腕”。手和腕的圆转、轻灵、沉着,才能符合“全凭两手转”的练法。

练太极拳从全身来讲要求“上下一条线”;从两手来讲要求“全凭两手转”而不离中线。人身的“上下一条线”为头顶至尾闾;中线以鼻与脐为界限。两手运转时,左手管左半个身体,右手管右半个身体,中间以鼻与脐为中线,在左手往右运转,右手往左运转的过程中,都须经有上对鼻尖,下对足尖的一瞬间,使动作在圆转中不离中线,对身法的保持中正,不散漫不歪斜极有关系。

三、太极拳整体动作之步法

步法中的几个基本姿势称作“步型”。步型经过移动转换才称作“步法”。

太极拳对步法的要求是:进退转换,虚实分明。左虚则右实,左实则右虚。前进后退时,身腰随着转换。迈步要轻灵,不可重滞;落步要稳健,不可摇摆、颤动或笨重。

步法是平衡和支撑全身的根基,动作的灵活或迟滞全在步法的正确或错误。

太极拳的步法和手法同样地须走弧形,划圆圈,决无直来直往,直上直下的动作,腿部的动作又须和手臂的动作同时协调进行,只有“手随足运,足随手运”,才符合 “上下相随”的原则。迈步时先须将一侧的胯根微内收,这一侧的腹部充实,坐稳在一腿,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但膝关节须微屈,保持膝关节的蓄势和灵活性。落脚的方向、角度和转变时足尖的外撇、内扣,或足跟的左旋右转,其主次先后,都须辨别清楚,虚实主次,条理分明。

太极拳步法的虚实变换,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这是为了动作做得细致,为了“运劲须无微不到”。这种渐变地分清虚实的练法,轮流以一条腿支持全身的重量,似乎得到轮替休息的好处,但因动作的缓而匀,近于静力性运动,所以实际上一条腿的支撑力很大,因此运动量也是很大的。久练太极拳的人,腿部肌肉特别发达,健步如飞(太极拳的双人推手是一种竞技性的运动,因此坚持推手运动的,上肢的肌肉就特别发达。)但对于初学太极拳者,即使是身体好的也会感到不易支持,因此对初学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开头不应该要求步法分清虚实,开头只能要求迈步小些,架子高些,降低它的运动量,以后视熟练程度和体力条件再要求迈步大些,架子低些,分清虚实和均匀地渐变,逐步提高运动量,逐步增强腿力和膝关节的支撑力量。

两足虽然分清虚实,还应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只有虚实相互渗透,才能变化灵活。

凡前进的腿,必须先提大腿,虚劲于膝,带起提脚跟,足尖斜向下垂,然后足掌和足尖落地,全面落实。做云手动作时横行前进的腿则须先落脚尖,然后足掌、足跟落地,全面落实。

凡后退的腿,必须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脚跟,足尖斜向下垂,再缓缓后伸,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全面落实。

两足开立,凡后腿稍向前移,不向前迈出的,都是先提大腿,蓄劲于膝,带起提脚跟,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后足跟落地,全面落实。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琵琶”,“单鞭”接“高探马”等足部动作,都是后腿向前移动而不迈过前腿,这种步法,称作“跟步”或“垫步”。后足虽向前进而不迈过前足的,都是先落足尖或足掌,由于前后足尖距离不大,前后足跟可在一条直线上对齐。

凡前进或后退时步伐较大,如“搂膝拗步”前进的弓箭步,或如“倒辇猴”后退的丁八步(弓箭步的反式),后者足不应站在一条直线上,要站的偏开些,较易在动势和停势时站得稳当。

凡需加大运动量者,上下肢都需贯劲,“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下肢贯劲之法,骶骨要有力下沉,带脉极为充实,臀部与足跟成垂直线,屈膝开胯圆裆,臀部之力要贯到足跟,由于躯干和上肢的重量下压,膝关节更坚固有力。双足之劲,似乎缠入地下,有盘根错节之意;前足沉实踏地,小趾着力,中心落在两足中间。两足的虚实变换全在随势由腰裆的变换来移动两足的虚实比例。

岁久积功成,下盘就能在任何变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稳固如大树之不可动摇。在推手时就能劲起脚跟,力由脊发,达于手指,发力较大、较集中、较快。

四、太极拳整体动作之身法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为“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处处不使身体各部位散漫失中,要表现出中正、大方、严正、舒展、和顺的形象。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时,四肢动作不论如何转换,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直线(“上下一条线”)。拳论说:“百会(头顶)、中极(脐下小腹处),一气贯通。”凡是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线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点。两肩与两胯,两乳与两肚角的上下对齐,齐进齐退,不先不后,是做到身法上“上下相随”,“上下一条线”的关键。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和静坐时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灵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许多著名书画家,不论在工作或平时,都是“正襟危坐”,躯干笔挺的。

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太极拳身法的轻灵、空松、圆活,全凭腰、胯、胸部的运转,使在任何角度上能保持全身的平衡,最忌头、身前倾,弯腰屈背。身法的中正,“尾闾中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重视了身法端正,但如果没有“含胸拔背”的配合,上身的胸部就会直僵僵地得不到运动;练拳时如果刻刻留心“意注丹田”,腰部松沉直竖,骶骨有力、带脉(腰部周围一圈)自然充实,下部自然有稳重的感觉;胸、背部分的肌肉和骨节用意识控制尽量松舒下沉,自然就会有“含胸拔背”的姿势,松肩沉肘可以帮助“含胸拔背”姿势的形成。“含胸拔背”不同于弓背凹胸的病态姿势。“含胸拔背”时内部横隔向下舒张,自然地形成横隔式的深呼吸,可以帮助气沉腹部,使上体轻灵,下体稳重,它不同于挺胸的上重下轻。胸隔的一张一缩,一升一降,使隔肌有力,腹腔和肝脏也受到有规律的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有利于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的活动。相对的使胸腔和肺部也获得舒张的锻炼,加强了肺活量。这样一开一合,一呼一吸,可使胸背部的肌肉、骨节和韧带得到锻炼。“劲贯脊中”, “力由脊发”,“牵动往来气贴背”,即指含胸拔背而言。

另外,我们不能从形式上来理解“含胸拔背”,否则会养成偻背的病态姿势,与立身中正的原则不符。随着动作的一开一合,虚实变换,脊椎在中正的状态下,得到微微的屈伸运动。

身法的中正安舒、轻灵圆活与沉着稳重三者相结合,是太极拳身法的特点。

陈、武两氏拳家在讲究身法时,主张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今试为阐发其具体操作方法于后,供爱好太极拳技术者揣摩。

“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的整体劲,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滔滔不绝。

身弓以腰为弓把,脐后腰脊命门穴始终以意贯注,中定而不摇摆,动作时以命门穴为原动力,两腰肾旋转抽换,带动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变换虚实。开呼放劲时,劲往前去,而命门穴往后撑。合吸蓄势时,命门穴先往后拉。哑门(颈椎第一节)和尾闾骨为弓梢,上下对称,调节动度,加强其蓄发之势。身弓备,则腰部柔韧、中定而下沉,上于“哑门”虚竖,大大椎鼓起(即拔背的作用);下于尾闾骨前送,起到舵手作用而内劲有上翻之意。

手弓以肘为弓把,以注意于肘节,使沉着松静而有定向。手腕和项下锁骨为弓梢,弓梢必须固定,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掌根微微着力而下沉,腕节柔而不软,称作“坐腕”);锁骨用意来固定,不使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锁骨的固定是两手固定的前提。手弓备则听拿化发,处处能整而不乱。

足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足弓备,则膝关节有力而微前挺(膝关节不可超过足尖),胯骨松沉而后撑,臀部与足跟齐,臀部之劲要贯到足跟,两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而又劲往上翻,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对拉匀称。使能做到劲起脚跟,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

五弓合为一弓,以身弓为主,手弓、足弓为辅,是以腰为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

每站一势,须检查是否五弓俱备,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的蓄势。“八面支撑”是稳固厚重,“八面转换”是旋动灵活。

太极拳全身的总虚实总在于腰肾的转换,腰肾转换的枢纽在于腰脊命门穴。腰脊一转而周身全动,缠绕运转,无不顺遂。内外合一而主从不乱,从而贯串协调。腰脊命门穴是“身弓”中关键的关键。

五弓合一在推手时表现为一搭手即五弓俱备,源动腰脊,周身劲整,就能“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弧形走化,直线发劲,蓄发相变,滔滔不绝。所谓:“全身都是拳”,“全身处处是太极”。

五弓合一是全身内外整体劲练法的一种具体规定,练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练拳即是推手,推手仍是练拳。一站势为静,静中触动;一变势为动,虽动犹静。处处时时能“五弓俱备”,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

太极拳整体动作技法

一、心静用意

练太极拳最重要的原则是“心静用意”,并贯串在练拳的全过程中。这就是说,在练拳时,思想要集中,用意识不断地指导动作,并且灵活地变换,使任何动作都有一定的指向,不能有顾此失彼的乱动、无根基的漂动、没目标的摆动、随着音乐的舞动。

(一)用意指导动作练拳时,未动之前,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意想脐下小腹部位,摒除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一切安排就绪,自觉全身放松,心平气和,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之后就要全神贯注,并不断地用意识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动作过程中,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务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意想劲到,动必合法。太极拳家把精神锻炼和肉体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使所有动作,在意识连续贯注下轻轻运动,不使拙力,从而提高锻炼的效果。“心静用意”就是要把全部精神用在指挥动作上去,做到“意动形随”。意不中断,动作也就不会中断,这就是用意指导动作的练法。这种练法到一定程度后,会使练习者本人感到意趣横生,使观者觉得动作柔和优美,好象“行云流水”,风吹杨柳那样自然、活泼。初学太极拳时,由于边想边做,动作上往往顾此失彼,精神容易紧张。待动作熟练以后,思想就容易专一,心意自然会静下来,并且越练越宁静。太极拳功夫越深,练得就会越宁静。表演时,纯静专一,气势腾挪,开合有致,能把观众的情绪安定下来,专心欣赏。

(二)练太极拳多年后的内体感觉如果能够认真做到心静用意,长年坚持练太极拳,则会使有关部位的神经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而其它部位的神经则都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气血循环加速,经膜和毛细血管扩张,开始出现热感、发胀或出汗,手指肚比平时饱满。随着动作的伸缩旋转,腹腔内气流咕咕作声,进一步会出现有如蚂蚁爬行般刺痒的内体感觉,手足运动时有如以小棍拨水似地簌簌抖动的内体感觉,运动时手指肚似有无数针尖往外发射的感觉,会阴、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动和冲击的感觉,甚至会一度出现周身气流有似蛇行极为快速的感觉。这些畅通气血的生理现象,随着功夫的继续深化,会逐渐消失,但其后练拳的兴致更好,体内融融和和,体会到:有空松圆活的意趣,时常会感到别有一番意味。这样,练拳就成为自觉的要求了。上述种种反应,不可强行追求,应该听其自然,而且因人而异,有的人没有反应,但也同样起到疗病保健的作用。

二、内外放松

(一)从轻缓中求得内外放松

肌体内外充分放松,是和心静意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则,是贯彻“用意不用力”和“用力不当”的重要措施。练拳时,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肌体各个器官、各机能系统、肌肉、皮肤和关节放松,逐步做到全身不该用力处毫不用力,内外各部该放松处无一处不放松。

动作轻缓可以边练习边体会,以纠正全身内外有不放松之处,因此,练太极拳是从动作轻缓中逐步求得内外充分放松的。通过长期内外放松的锻炼,在快速动作中也可保持内外放松的状态,这就是通常说的在紧张情况下的从容不迫。全身内外放松的原则,对治病保健极有效果。太极拳从技击性极强的拳种而所以能够逐渐应用到治病保健,并被列为医疗体育方法的重要内容,这与锻炼原则上的“心静用意”,“内外放松”有很大关连。

太极拳的放松,不限于肌肉、皮夫和骨节,它还要求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各机能等全身都要放松。这种锻炼方法,好处很多:第一,可以不引起精神上的紧张;第二,可使腹式呼吸的横膈膜运动不受牵制,在治病保健和技击上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之后,气血周流无滞,能加强节节贯串的作用,使肢体产生弹性,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气,起到恢复和增进健康的作用;第四,皮夫触觉和内休感觉的灵敏性,动作上的顺遂和圆活性都能获得高度的发展;第五,全身肌肉和骨节由于放松而自然下沉,增强了下肢部的支撑力,同时,胸背部的肌肉和肋骨节节往下松沉,外向前合,有助于沉气,稳定了重心,加强了合力作用;第六,能够增强发劲和加快动作速度,因为只有全身应该放松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迅速地集中到一点,动作也才能毫不滞钝、圆活地加快速度。因此,放松也有阻于做到重心稳定和动作灵敏。

(二)放松能够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技巧

放松对紧张来说是一种休息。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力量,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都有直接关系。练拳时,要求始终放松。在心静用意的前提下,引导全身放松,是我国古代保健方法如静坐功、静行功、气功等所采用的主要修炼方法,它是跟腹式深呼吸结合起来的。因此,太极拳跟这些保健方法殊途同归。太极拳的优点是:在适当调整运动量的情况下,能分别适应于治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的不同需要,这是太极拳的适应性比较广泛的一个原因。

放松首先是“意念”的放松,并且是积极振作的,非是漫不经心,消极疲塌的。有人会把放松理解成绵软无力,把精神内敛体会成精神不振。例如,用手向前按时,不坐腕,指尖不用意贯注,结果手腕和指练成软弱无力,虚弱飘浮,特别在转动时更显得软化无力。松腰变成软塌,腰部不是松沉直竖,而是腰杆子挺不起来,以至上身转动时,左右摇晃,前俯后仰,起不到“腰为中轴”的作用。

所谓放松,是要消除拙力,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注于动作过程之中,按照动作的虚实变化适度地去完成动作。只要贯彻“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来练拳,就会逐渐产生一种轻灵而又沉重的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由于肌肤的放松,触觉就非常灵敏。推手时,内劲的灵活运用可以达到十分精密的程度。拳论中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一语,这是形容通过长期锻炼后使感觉反应灵敏的一个写照。一般人只要长期练拳和推手,都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正如徐寅生先生在《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的体会那样:“球上有脏东西,有汗水,打球的时候也能马上感觉出来”。隔着一个球拍尚能如此敏感,难到虫蝇落在皮肤上的重量就不能觉察出来吗?

练拳和推手时注意“静”和“松”,势势用意苦下功夫,在不知不觉中会逐渐提高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

太极拳传统的练法是由松入柔(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至刚柔相济。按照上述传统的练拳步骤来看,放松不是练太极拳的目的,而是一种达到柔刚相济的手段。

有些人是没有耐性从“松静”中练出柔劲来,而是好鼓劲(拙力)来表示练太极拳有劲,有的甚至在外形上多加发劲和震脚动作,把柔性武术的太极拳练成刚化、硬化,这是难于入太极拳之门的,是应该从太极拳理论上来再认识,来纠正锻炼步骤上的错误。

(三)放松的检查

初学太极拳时,首先检查身体各部分的放松情况,以避免恕目、强项、挺胸、耸肩、突肘、拨腰、屏气和故意抖擞精神等毛病。先做到胸部、一部分肌肉群以及骨节放松(例如,肩肘关节胸腰关节放松),然后逐步扩大检查范围到全身内外各部分,这是由点及面逐个解决的学习方法。发觉有僵硬不放松处,随即用意引导放松。初学太极拳时,有些部分的僵硬和不放松都因姿势歪斜和鼓劲而引起的,因此,纠正姿势是检查放松情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呼吸不顺遂,会引起胸闷和肌肉紧张,这就需要检查动作和呼吸是否协调。

(四)松与紧、柔与刚的辩证关系

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的规律。松与紧、柔与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体的运动主要是靠肌肉的张与弛,这些肌肉大致可分为屈肌群和伸肌群,屈肌是伸肌的对抗肌,伸肌是屈肌的对抗肌,例如,握拳,是靠屈肌群的收缩和伸肌群的放松拉长,拳能握起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练拳时如果有松无紧,要做到姿势正确,动作精确是不可能的;和人的站立一样,只有一条腿紧了,另一条腿才能放松,才能自由活动,如果两条腿都放松了,人也就站不住了。全身的放松练习,由于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全身各部分肌肉群总是绞来绞去,交叉着一松一紧的,这就意味着轻重互变,柔刚相济。由于放松的主导思想在支配着,即使是绞紧的一面,肌肉也不是僵硬的,而是带有韧性和弹性。

太极拳的锻炼步骤是: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柔刚相济。由于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寓刚”,因此,即使在积柔成刚阶段,也是放松的时间多于缩紧的时间,这和它的呼吸配合一样,一般是呼的时间稍为长一些,吸的时间稍为短一些。太极拳每势的运转过程是轻松的,到定式时是沉着的,贯劲的。《太极拳论》说:“柔化劲,刚落点”和“忽隐忽现”,正是表现太极拳运动的时间与空间的适当运用和变化灵活。太极拳的刚是从松柔中锻炼出来的,即武禹襄所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因此,它的刚仍然是柔中寓刚,这种加强了弹性和韧性的“柔中寓刚”,能够有时灵活地集中与一点,从而就能发展力量和速度,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王宗岳),“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武禹襄)。

当随时迅速集中力量与某一点的一瞬间,称作“刚”,也就是“放劲”时的刚,在杨、吴、武、孙式拳中,到定式时才作想象式地将隐于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这种发劲在形意拳中叫做“暗劲”。而在陈式拳中,却有许多动作则是到定式时将显于外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这种显于外的发劲在形意拳中叫做“明劲”。

练太极拳进入“柔刚相济”,“忽隐忽现”阶段,高度的放松和高度的紧张,始终是交叉着进行的。放松与紧张,柔与刚始终是对立统一的,练太极拳初期特别强调放松,以致近于忽视了刚的一面。但是,即使在高度集中,迅速发劲,由至柔转化为至刚时,也须有放松的感觉,并且一发之后,立即放松。这和用力经济,变化灵活有关。因此,放松的原则,贯串在各式太极拳运动的始终,也是保证练好各式太极拳的基础。这是人们把太极拳称作“柔性武术”的由来。久练纯熟,刚柔互用,虚实渗透,愈练愈精密细巧,无端绪之可寻,无迹象之可指,斯为得太极拳之真谛。这在形意拳中称作“化劲”,凡是主张偏柔或偏刚的,都不能称作太极拳。

(五)轻缓与重快的辩证关系

练太极拳要求在意识引导下动作轻缓,不徐不疾。在动作过程中处处保持姿势端正,使动作正确,要深入锻炼到肌肉内层,“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使内脏和肌肉的活动达到高度协调,“意动形随,。内外合一”。同时,每个姿势和动作符合技击作用的要求。

动作轻缓,是治病保健的有效方法,但同时也是增强体质,提高武术技巧中快与重的特殊训练方法。

练太极拳从动作缓慢着手,是为了使“运劲须无微不至”;开始就用快速练法,必然处处滑过,做不到处处都能恰到好处。只有练慢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后,才可开始由慢到快,快后复慢,既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

轻是保证全身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灵是轻的发展,在轻的基础上发展灵,方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敏感的“灵”,将来在“忽隐忽现”中兼练沉着的功夫时,也不致于妄动拙力。如此反复锻炼,始能做到快慢轻重,随心所欲。

太极拳理论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彼微动,已先动”。可见,练太极拳并不是单纯要求缓慢的,而是要求既能慢,又能快的。太极拳的轻灵,正是为了求得重快。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慢则内劲逐渐增长,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轻缓有了功夫以后,即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

太极拳动作缓慢,是一种平稳中正的缓慢,肌肉的骨节不是处在某一特定角度,而是用许多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伸缩和旋转,因此,能发展骨骼的支撑力和肌肉的弹力和韧力,从而能增强力量和耐力,并能适应各种不同姿势而始终保持平衡和稳定。

动作缓慢,腿部特别需要大力支撑。因此,缓慢的练法实际上是大运动量的练法。练过长拳多年的人练太极拳,开始总是感到腿力不够,腰背酸痛;练过摔跤的人再练推手,划圈子时间久一些便会感到肩关节酸痛,这是因为推手时肩关节活动的密度强而又是对抗性运动。因此,对初学者,特别是体弱者来说,开始不能强调缓慢。所谓练太极拳的初期要求越慢越好,是指练过一段时间,腿力增强以后说的;所谓越慢越好,是和长拳类型拳种的速度作比较而说的,决不能象静坐功那样强调时间越长越好,而是应该以慢动作没有断续和停顿,气势不散漫为标准。按照前辈太极拳家的传统练法,陈式老架为八分钟,杨式大架原为八分钟,现为二十分钟,吴式小架为十五分钟。总以呼吸自然,不感觉呼吸紧促为标准。如果过慢,不但呼吸与动作不易协调,不能“一气呵成”,精神也不易贯注,动作不灵活,有呆象。容易形成懒散松懈的神态。